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来历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并规定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这是一部新的国家安全法。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国家安全法,主要规定的是国家安全机关履行的职责特别是反间谍工作方面的职责。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已不能适应全面维护我国多领域国家安全的需要。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相应废止了原有的国家安全法。
2015年7月1日通过并公布施行的新国家安全法,是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国家安全法,涵盖了国家安全各个领域的内容,法律对国家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构建起集多个领域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和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加强全国人民的安全意识,积极维护国家安全,该法在第一章总则部分的第十四条中规定:“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每年的4月15日前后,我国都会开展相应的活动。
我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
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习近平用71字总结“总体国家安全观”:
◆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窃取、泄露国家秘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或者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
◆境外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 我们个人能做什么?
公民应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切实做到: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等。
生活中我们可以这么做:
◆机关单位的电脑内外网不混用;
◆不在内网专用电脑上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以及外单位的存储介质;
◆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加强对病毒的防范,不把一些涉密信息发到互联网上;
◆在微信朋友圈晒照片,要注意照片中的背景,不能在军事基地、军用港口等地未经允许拍摄;
◆表达爱国行为,脑子要多一根弦,不能被不怀好意的人挑唆,在社交平台发布不该发的言论和照片。
凡此种种,对于有风险的事情,我们要高度警惕。
公民或组织发现危害国家安全可疑行为或其他破坏活动时,请拨打国家安全机关受理举报电话:12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