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点,畏首畏尾、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等是性格软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在性格形成时期,孩子表现出性格意志的缺陷,父母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帮助、引导。 一、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二、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 三、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相对来说,性格软弱的孩子比较内向,感情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当众揭孩子的短,会损伤孩子的尊严,无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强化孩子的弱点。 四、让孩子大胆地说话 要做到这一点,功夫还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应该戒急戒躁,不能当面打骂、责备,逼迫孩子说话;其次,可以邀请一些同龄小孩和性格软弱者一起参与集体活动,这时父母在一旁引导或干脆回避,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语言空间。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一些视野、空间开旷的地带,鼓励孩子放声宣泄。 五、孩子要把握好时机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开始或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会有一种新的动力,此时家长因势利导,便会“旗开得胜”。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家长如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感受到委屈的时候。家长若动以冷静、宽容、同情的态度去帮助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也就容易接受家长的告诫。 在困难、失败的时候。家长不是训斥,而是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给予指点,帮助走出“困境”。 教师来家访的时候。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教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提出孩子的缺点,不宜单纯地“告状”。 当有较大过失的时候。这时的理解、同情、体谅是对孩子最重要的关怀,循循善诱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对某种事物怀有浓厚兴趣的时候。应积极支持,鼓励。兴趣能推动人去寻求知识,鼓励人深入钻研。 作客或有客人的时候。一般的孩子都喜欢听好话,不愿在别人面前献丑。所以这时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客人面前“揭短”,多谈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恰当提出希望。 六、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式一:主动交流 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式二:创造机会 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田里劳动、打球、逛街、看电视。边做事情、边交流。 式三:认真倾听 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 式四:主动道歉 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式五:善于体谅 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争辩。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式六:控制情绪 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离开一会,或用凉水先洗把脸。 式七:承担责任 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干些农活等。趁机还可以跟老爸老妈聊聊天。 式八:讨论问题,达成协议 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例如父母会担心子女沉迷计算机而荒废学业,如果能就玩计算机的时间和学业的平衡作出讨论和达成协议,问题和分歧便能解决了。 心动不如行动!想想看,在未来的一月内,你跟父母沟通时,可以尝试用哪些“招式”呢?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是需要时间的。从自己做起,慢慢学习,不轻言放弃。如果你还有什么新的招式,千万别忘了与我们大家分享。家长 请尊重小不点的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