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鱼用“伪装术”战胜“情敌”
发布时间:2012-08-09 12:56:03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最近发现,为了震慑对手,雄性墨鱼可以用自己的一半身体表演求偶的舞蹈,另一半身体则伪装成雌性墨鱼的体态。神奇的是,墨鱼(又称乌贼)知道在哪些时刻用这个“战术”求偶更能获得成功。
  乌贼求偶“绝招”:一半身体表演 一半身体伪装
  有一种俗称“悲伤墨鱼”的乌贼,它们以群居方式生活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像其他头足动物一样,它们可以快速变化自己身体的颜色和图案。这既是一种伪装自己的手段,也是吸引配偶的行为。乌贼这种“分裂性格”的发现,成为了证明章鱼、乌贼等头足动物具备非凡认知能力的依据,由此还引发了生物学家的思考,他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关于头足动物的智力发展对其社会性表现的影响。悉尼麦考瑞大学的行为生态学教授Cullum Brown以主要作者的身份在《生物学报》上发表了论文。他介绍说:“它们(头足动物)不仅会使用这种求偶舞蹈,还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实在是令人惊讶。” 
  Cullum Brown表示,乌贼的生物种群以雄性为主,所以争夺雌性的竞赛是经常发生的。“雄性乌贼的难题是如何令雌性臣服并与自己结为配偶,但是,这些雌性乌贼也是挑剔的,除非它们看到雄性乌贼极棒的表演。”雄性乌贼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令雌性乌贼臣服,但在这期间,它的舞蹈也极易吸引其他雄性的注意,因而导致自己的交配过程受到干扰。雄性乌贼一方面要“假装”自己没有配偶,一方面要讨取雌性乌贼的欢心并交配,因而,它们用一半身体来表演舞蹈吸引雌性,另一半身体则伪装成雌性乌贼的颜色和图案。  为了抱得“美人”归,它们很懂得找准时机,虚张声势。为了研究乌贼,Cullum Brown和他的团队在悉尼海港对其进行了圈养,并分组拍照,仔细研究。当一只雄性乌贼与一雄一雌两只乌贼“偶遇”的时候,它就开始运用“一半身体表演、一半身体伪装”的战术。千万不要小看这种绝妙的求偶方法,它的成功几率高达近40%。
   乌贼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
  当一雄一雌两只乌贼身边有众多旁观者时,雄性乌贼求偶的成功几率并没有得到生物学家们的验证,显然,此时它们要“掩饰”自己的求偶行为不被其他乌贼发现实在太难了。奇妙的是,乌贼只有在特殊的环境下才会使用这种战术,在其他情况下则不会。
  在灵长类动物群体中,种群的规模和头脑中负责认知能力的大脑区域之间存在着联系。这正体现了“社交头脑假想”,就是说,强大的脑力可以记住复杂的社交活动和社交关系,这种发展趋势正是人脑发展的方向。“毫无疑问,头足动物在认知能力方面是杰出的动物代表。”Cullum Brown说,“因为它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种群中,需要分清彼此,并且对交配行为有着极强的个体操纵力。既然社交头脑假想不仅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也存在于鸟类,那么为何头足动物不能在进化压力的逼迫下,演化出强大的认知能力?” 
  墨尔本大学研究动物进化和着色本能的行为生态学家Devi Stuart-Fox表示:“众所周知,头足动物和变色龙都可以令自己的身体两半呈现不同的颜色。变色行为通常用于在敌人面前伪装自己,而特别的是,雄性乌贼对自己的同类也表现出了变色和雌性特征,而并不是对外敌。这便是这项研究的趣味所在。”


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