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于2003年11 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落成使用,是市妇联属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也是我市一个综合性大型现代妇女儿童活动场所。自落成以来,市妇儿中心秉承服务社会,服务全市妇女儿童的理念,踏踏实实做好公益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推动中山市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坚持公益性原则
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坚持把“全方位面向妇女、儿童开放,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切实把公益性原则落到实处”为发展方向,每年都举办大量的为服务妇女儿童的社会公益性活动。仅在2010年里,中心举办近20场各类公益性活动,服务妇女、户籍儿童、流动儿童近35万人次;借助传统节日的契机,举办形式多样的亲子公益性活动,增加亲子沟通的元素,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承办了中山市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摄影大赛暨摄影作品妇联工作成果图片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成绩可喜,也为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特色和公益性品牌增添了精彩的篇章。
■坚持关爱流动儿童原则
流动人口是建设幸福中山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关爱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打造幸福中山的举措之一。自2008年以来,在省、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了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耐克公司赞助的“让我玩”城市流动青少年体育公益项目。该项目每年使20多所流动人口学校受益,近20万人次流动儿童享受“让我玩”项目带给他们的身心愉悦。同年12月,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成立公益性的“流动儿童合唱团”。2年多来,中心聘请合唱指挥、钢琴老师,从形态、识谱、唱功上训练这群孩子。如今,这群可爱的孩子在站姿、声乐、表演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在省第八届少儿花会上,孩子们既能参赛,又能当小礼仪的精彩表现获得了主办方、承办方高度好评。
2010年5月,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博爱同行·共同长大”首届中山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合唱比赛吸引了全市46所学校、3000名孩子参加比赛活动。在同一时间,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集体创作了献给流动儿童的歌曲——《共同长大》。《共同长大》开创全国先河,是中国第一首为流动儿童而谱写的原创歌曲,对推动社会各界关爱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这首彰显了中山“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精神的原创歌曲,在2010年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中作为广东唯一闯入总决赛的歌曲喜获铜奖。2010年12月,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还协助央视少儿频道在我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拍摄了5首优秀少儿歌曲电视花絮,这5集电视花絮已陆续在央视播出。
■坚持发挥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功能原则
校外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之一,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除了积极开展提高儿童教育素质、发展兴趣爱好的校外素质教育的培训外,还积极搭建素质教育的展示平台。2010年10月,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向央视推送了10名中山市优秀儿童成为央视少儿频道的“银河之星”,引领中山孩子首次走上央视银幕;2010年12月,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了由央视少儿频道、市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唱响童心·共同长大——2010年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优秀歌曲推广活动(首站)”的活动,活动由CCTV少儿频道录制并在该频道黄金时间首播及重播,时长60分钟。此次活动除了有450多名中山的孩子积极参与演出外,还有1300多名家长和孩子一同观看了活动的演出。
■坚持营造“和谐之美”的原则
家庭是组成社会最核心、最基础的单位,完整、健康的家庭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十分注重搭建、创建和谐家庭平台,先后开设了“小脚印”家庭养护支持中心项目(即“小脚印”早期教育)为不少年轻的父母提供了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同时也为长辈注入了先进的教孙理念。另外,为了让家长能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不定期举办如书法、国际象棋、交谊舞、声乐等各类提高家长综合素质的培训班,还有亲子手工班、家庭教育讲座等,受到不少家庭的喜爱。
■坚持打造学习型团队的原则
“不进则退,慢进也等于退”。正由于有这样的危机感,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员工立足本职、乐于奉献,在用心做好岗位工作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学习的热潮。中心除了定期组织员工在政治上、业务上、艺术修养上的学习和组织员工参与社会工作者的考级考试外,还不定期选派员工前往北京、上海、浙江、江西考察学习,以达到提高解决困难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在今后工作中,中心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省、市妇联的正确领导下,更好地发挥主阵地作用,更好地服务妇女、服务儿童。
来源:中山日报
|